新闻资讯

1月新股上市首日只只“翻倍”,平均中一签浮盈15083元

1月新股上市首日只只“翻倍”,平均中一签浮盈15083元

1月新股市场进一步趋于“理性”。

澎湃新闻根据Wind数据统计,1月共有12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了71.305亿元。新股上市数量相比去年12月增加了1家,但募资额环比有所下降,去年12月共有11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为93.048亿元。

1月新股平均表现有所回落。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下同),1月上市的12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为15083元,略低于去年12月17521元。

从平均涨幅来看,1月上市的12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均实现股价“翻番”。澎湃新闻统计,1月挂牌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268.37%,同样略低于去年12月的270.82%。

“924行情”以来,新股遭到投资者热炒,频现涨幅超1000%的新股以及单签浮盈超5万元的大肉签。尤其是2024年10月份,上市的11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为39263元,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632.06%。随后,新股市场逐渐趋于冷静,2024年11月、12月以及今年1月,新股单签浮盈以及平均涨幅已是“三连降”。

具体来看,1月12只新股,仅有三只新股首日打新收益站在了2万元以上。其中,单签收益最高的是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看科技”,688583.SH)。

1月15日,思看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33.46元/股。截至上市首日收盘,该股报100元,上涨198.86%。以收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浮盈33270元。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博思创”,688411.SH)、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黄山谷捷”,301581.SZ)打新收益分列第二、第三。

1月27日,海博思创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19.38元/股。截至上市首日收盘,海博思创报63.80元,上涨229.21%。以收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浮盈为22210元。

1月3日,黄山谷捷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为27.5元/股。截至上市首日收盘,黄山谷捷报70.01元,上涨154.58%。以收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浮盈为21255元。

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图测控”,920116.BJ)是1月唯一一只在北交所上市的新股。

1月2日,星图测控在北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6.92元/股。上市首日高开577.3%,截至收盘,该股报35.1元,大涨407.2%。以收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浮盈2818元。

值得一提的是,星图测控也是1月收盘涨幅最高的新股。

整体而言,1月12只新股涨幅均在上市首日实现了翻倍。除“四倍股”星图测控,还有4只新股涨幅超过了300%,分别为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惠通科技”,301601.SZ)、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超研股份”,301602.SZ)、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岭股份”,001356.SZ)、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分科技”,688758.SH),上市首日收盘涨幅分别在301.69%、379.10%、339.25%、379.17%。因发行定价不高,单签收益均在2万元以内。

  • “收益焦虑”下寻求增收工具 银行理财加码衍生品配置
  • 英伟达涨超4% 昨日触及两个多月低点
  • 6万亿化债预期下地方政府轻装上阵 银行又一轮发力抢项目?大行领衔密集拜访备战开门红
  • 4年零进展 杰美特募投项目“难产”
  • 独家 | 肖钢: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 内险股早盘走高 新华保险及中国太保均涨超4%
  • 成都2025年首场土拍:吸引多家民企国企,两地块收金19.61亿元,最高溢价超51%
  • 特鲁多称加拿大绝不可能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 阿里巴巴旗下钉钉正式登陆香港
  • 恒瑞递表港交所冲刺“A+H”:去年前三季度净利超46亿,创新药收入占比近半
  • 制造业西迁,是未来大趋势?
  • 《哪吒2》登顶影史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 河南动漫产业如何乘风“追光”
  • 1月新股上市首日只只“翻倍”,平均中一签浮盈15083元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