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飞天茅台价格“跳水”背后:金融属性崩塌,但“花有重开日”

飞天茅台价格“跳水”背后:金融属性崩塌,但“花有重开日”

这是我刚刚在京东上截的53度飞天茅台500ml的销售页面,有没有很震惊。

一、从“一瓶难求”到“价格腰斩”,茅台神话正在褪色?

现实是——1499元的官方价几乎只存在于抢购秒杀中,普通消费者实际购买价仍徘徊在1800元左右。即便如此,相比2021年巅峰期的3800元,茅台价格已近乎腰斩。这场价格“雪崩”背后,真的是年轻人不喝白酒了?还是经济下行导致需求萎缩?真相或许更复杂:茅台作为“液体黄金”的金融信仰,正在崩塌。

二、谁在消费茅台?被囤积的“液体资产”

茅台早已不是单纯的消费品。根据行业数据,约70%的茅台酒未被开瓶饮用,而是作为投资品被囤积。过去二十年,茅台与房地产并称为中国两大“硬通货”,其价格逻辑高度依赖“越陈越值钱”的预期。然而,当经济周期转向、资产泡沫消退时,囤积者开始恐慌性抛售,难免价格踩踏。2024年端午期间,黄牛因电商促销规则和价格下跌集体“反水”,几万人集中申请开票抛货,直接击穿市场信心。

三、驳斥“人口论”与“经济论”:金融属性才是核心

年轻人不喝白酒?白酒消费的主力始终是中年商务群体,年轻人并非核心用户。即便消费群体迭代,茅台凭借其社交货币属性,依然能在宴请、送礼场景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经济下行导致需求减少?数据显示,2024年茅台营收同比增长15.44%,净利润增长14.67%,业绩并未显著萎缩。真正的症结在于囤积需求崩塌:当“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投机者抛售库存,市场供给激增,形成“越跌越卖”的恶性循环。最近两个月,飞天茅台连破2200、2000的重要关口,或许1499的“平价”茅台真的不远了。

四、数据透视:茅台的“冰与火之歌”

企业自救与战略调整茅台减产5%基酒、收缩年轻化产品线(如冰淇淋业务)、加大生肖酒投放量,试图通过控量稳价重塑稀缺性。但短期效果有限,2025年蛇茅因放量导致价格从3800元腰斩至2700元,暴露市场对炒作的反噬。

五、未来展望:价值回归需跨越三重山

去金融化阵痛茅台需剥离过度依赖的投机属性,回归真实消费场景。例如,通过“i茅台”直营渠道触达终端用户,减少中间商囤积。2024年前三季度:“i茅台”收入147.66亿元,占直销收入的28.4%,占整体营收的约12.2%(总营收1207.76亿元)

供需再平衡减产与控量仅是权宜之计,长期需优化产品结构(如加大低度酒、小规格酒投放),适配新兴消费需求。

经济周期与政策风险消费税改革、宏观经济复苏节奏将直接影响高端白酒价格弹性。若经济回暖,商务需求回升或为茅台提供支撑。

结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茅台仍是白酒行业的“王冠明珠”——毛利率91.8%、品牌壁垒坚不可摧。短期价格波动是金融泡沫出清的必然代价,但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并未消失。正如楼市去金融化后,核心地段房产仍具价值,茅台终将凭借不可复制的工艺与文化积淀,在消费属性中找回平衡。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前茅台的股价正处于痛苦挣扎之中,茅台酒的价格短期或许也难复昔日疯狂,但作为中国白酒的象征,它的价值终会回归理性,在岁月沉淀中历久弥香。

(转自:谷粒满仓)

  • 松江区政协主席刘其龙走访调研保隆科技
  • 今年下半年出现“猪市双杀”的可能性及应对策略
  • 永杉锂业:锂盐业务是公司主营业务以及战略发展方向
  • 多晶硅专题:硅片产业介绍
  • “接管”加沙言论引发国际社会谴责,特朗普又称:美国会将其视为一笔“房地产交易”
  • “中国版M7”含量超高!港股互联网ETF(513770)续涨逾2%, 标的本轮强势领涨逾38%
  • 中粮集团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姚专被查
  • 产品上新、服务提升 银行逐鹿个人养老金扩容
  • 黄金突发大涨行情!金价自低点飙升逾17美元
  • 报道:微软测试DeepSeek等模型,欲在Copilot中替代OpenAI
  • 抖音豆包概念探底回升 遥望科技4天3板
  • 整合大幕开启:国都证券董事会换届之际 浙商证券多名高管同步调整
  • 飞天茅台价格“跳水”背后:金融属性崩塌,但“花有重开日”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