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信贷“开门红”里暖意浓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诚意”足

信贷“开门红”里暖意浓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诚意”足

 

  非夕科技产品亮相2024年工博会

  ◎黄冰玉 记者 陈佳怡

  紧凑的走访节奏、成倍增长的经营预期、日益密切的银企沟通……开年以来,上海证券报记者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发现信贷投放暖意浓,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诚意”足。

  上述场景也与金融数据相互印证。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

  与此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一直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忙业务 勤走访

  正值工作时间,上海银行闵行支行的办公室里却显得有些冷清。

  “同事们大都跑客户去了,我今天也有拜访企业的安排。”上海银行闵行支行的客户经理蒋茜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随行拜访途中,记者注意到,短短二十分钟的车程里,蒋茜用手机先后敲定了同两家企业会面的时间,并回应了一家企业的提款需求。

  “春节假期结束,客户们都陆陆续续开工了,这几天走访企业、续贷、响应客户日常需求……事情很多,忙得不可开交。”处理完一个企业的大额转账限额调整,泰隆银行嘉定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才终于有了片刻空闲,得以和记者聊上几句。

  “开工第一周我们就开了三场会,从分行、支行到部门,都在讨论新一年工作的计划。”这位客户经理说,“除了维护好存量客户,我更多还是以主动挖掘新增客户为主。”挂了电话,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企业了解需求。

  这样忙碌的工作节奏是开年以来银行人的常态。“我们团队全员处于高效运转状态,这段时间平均每周都要走访8至10家客户,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痛点和融资需求。”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小微客户经理蒋圣煜说。

  这些穿梭于银企之间的金融“信使”,正切身触碰着实体经济复苏的脉搏,将信贷“粮草”精准输送至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预期稳 底气足

  信贷“开门红”背后,既显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诚意”,又映射出微观预期的改善。

  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非夕科技”)打造的自适应机器人深度融合了工业级力控、机器视觉和先进的AI技术,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以类人的方式完成多种复杂任务。“我们预计今年的营收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翻倍。”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这份底气,一方面源自技术的领先、客户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有赖于金融的支持。“非夕科技尚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侧,金融‘活水’的灌注很重要。”胡晓平介绍,上海银行为公司进行了集团综合授信,以保障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资金需求。

  瀚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瀚博半导体”)的解决方案在多元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自今年初以来,瀚博半导体呈现出稳健的经营增长态势。对于今年的经营情况,公司创始人兼CEO钱军同样乐观:“我们的业绩表现将持续显著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钱军介绍,瀚博半导体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积极布局新兴市场,拓展其在教育科研、物理仿真、云端渲染等领域的应用,力争实现全年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而在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过程中,杭州银行为其提供了流动资金贷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过去,银行对企业的支持总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对于我们科技企业而言,想要真正快速发展,资金支持颇为重要。”在与金融机构的接触过程中,胡晓平深有感触。如今,金融机构正锚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目标,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武昌造船所属重装公司再签载人登月工程活动发射塔架生产合同
  •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
  • 机器人概念股震荡反弹 巨轮智能涨停
  • 杭州“六小龙”崛起背后的创新函数
  • 洲际船务附属行使选择权购买一艘船舶
  • “小透明”携手“固收+” 能否打通理财资金入市任督二脉
  • 海通国际发布2025年猜想
  • 农险“十条”出台:打通承保理赔堵点,化解“应赔尽赔”痛点
  • 大股东双双变更为国资 这两家银行还能算是民营银行吗?
  • 采纳股份:全资子公司获得欧洲专利证书
  • 中概新能源车股盘前普涨 12月1-15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71%
  • 招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明年经济增长策略将转向内拓、外收
  • 信贷“开门红”里暖意浓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诚意”足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