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本田、日产大合并,但富士康想要“截胡”

本田、日产大合并,但富士康想要“截胡”

富士康一直在大力投资电动汽车工厂,或许能为合并后公司的电气化转型提供支持。报道称,鉴于富士康曾收购夏普的先例,其参股意向可能会激发本田和日产对被收购的担忧情绪,进而加速二者的合并进程。

本田、日产传出合并消息后,报道称富士康有意参股。

周三早间,据《日经新闻》报道,由于面临财务困境,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正考虑合并并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并计划将三菱汽车纳入控股公司旗下。

另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已与日产公司接洽入股相关事宜。

按本车和日产当前的市值计,如果成功合并,这将成为2021年以来汽车行业最大的一笔交易,日系三强也将由此并为两大势力:一个由本田、日产和三菱控制,另一个由丰田汽车集团公司组成。

富士康的参股意向或加速合并进程

在本田、日产传出合并消息的背后,反映的是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电动汽车转型给传统车企带来的挑战。

据悉,富士康一直在大力投资电动汽车工厂,有分析认为,其丰富的业内经历或许能为合并后公司的电气化转型提供支持。

其次,供货给日产和本田的上游零部件制造商同样面临着激烈竞争,持续的产能和价格压力或许也能随着富士康加入有所缓解。

目前,尚未有公开消息透露富士康与日产的谈判进展,但《日经新闻》表示,鉴于富士康曾于2016年收购夏普的先例,其参股意向可能会激发本田和日产对被收购的担忧情绪,进而加速二者的合并进程。

此前,本田执行副总裁Shinji Aoyama曾表态称,公司正在考虑各种选项,包括资本合作或成立控股公司等。

汽车行业“大合并”时代就此开启?

财务困境是本田、日产决定合并的根本原因。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本田、日产和三菱在全球范围内总共售出了约400万辆汽车,远低于丰田520万辆的汽车销量。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相较于本田,日产的财务状况要更窘迫,一度登上新闻头条。有报道称其仅剩12至14个月的现金储备,该公司还面临着激进股东的压力和巨额债务负担。

有分析称,除了竞争激烈,“日特股”的公司治理改革、日本汽车市场萎缩以及劳动力供应紧张等因素同样可能是促成本田和日产合并的重要因素。

一旦合并落地,其它数百家日本汽车公司可能也会开始考虑“抱团取暖”。

Tachibana证券的分析师Hiroki Ihara评论称:

“日本汽车制造商太多了,为了提高全球竞争力,必须进行合并。”

日本企业高管协会会长Takeshi Niinami表示,随着日本走出“失去的三十年”,各行各业对于整合的心态正在发生转变:

“行业内的合并正在这个国家蓬勃发展,我想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现在正是时候。”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溃疡性结肠炎新药!云顶新耀 S1P 受体调节剂「伊曲莫德」报上市
  • 全线下跌!亚太市场主要股指重挫,恒生科技指数跌超5%
  • 三角防务:公司生产经营正常,长期聚焦主业发展,围绕公司战略部署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兴银基金总经理履新,资管老将回归,公司债基规模占比超六成
  • 高能环境:公司不存在“花钱买荣誉”的事情
  • 评论丨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还需要哪些突破?
  • 1月外储规模小幅上升 黄金储备“三连增”
  • 日月光半导体盘前涨超2% 投资3亿美元的马来西亚封测新厂启用
  • 晨星:腾讯接入DeepSeek或将提升微信长期增长潜力
  • DeepSeek技术解析:如何冲击英伟达两大壁垒?
  • 8连板大牛股,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 这家信托公司新总经理获批,依然银行系
  • 本田、日产大合并,但富士康想要“截胡”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